兰州治疗多动症医院

发布日期:2025-04-15 05:16    点击次数:91

兰州脑康中医院专家指出孩子活泼好动,甚至注意力不集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也就是说,这些孩子至多算是“好动”和“多动症”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他们对周遭世界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已。

不少父母在面对“好动”孩子与“多动症”孩子,经常傻傻分不清,不是把“好动”孩子当成了“多动症”孩子,就是对“多动症”孩子视而不见。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很容易导致父母在教育孩子上走偏了方向。

孩子好动与多动症傻傻分不清,这4种不同是区分关键

根据儿童心理学专家的意见,6岁以后的孩子才能进行是否是多动症的诊断,所以请父母先别急着拿孩子对号入座。要区分孩子是“正常好动”还是“多动症”,父母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综合观察判断。以下四种不同是区分“好动”和“多动症”的关键。

区别一:两者发生的年龄不同

展开剩余71%

孩子“好动”多半是在幼儿时期表现得较为明显,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好动现象会逐渐变少直至消失;而“多动症”大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童年时期,甚至是青少年时期,并且不会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有明显的改善。

区别二:注意力与兴趣关系的不同

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有时也会一刻不停地动,也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从表面上来看和“多动症”很相像,但“好动”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力就能快速集中和迁移到这件事上。

而“多动症”孩子就完全不是这样,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对待任何事情都很难做到集中注意力,总是半途而废或者频繁转换到其他事情上去,既坐不住,也静不下心。

区别三: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同

“好动”的孩子,做事更具目的性和计划性。体现在对待学习和玩的方面,他们能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玩这两件事,比如先把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再去玩耍。

而“多动症”的孩子,其行动就通常是冲动式,杂乱无章的,做任何事都是有始无终。

区别四:自我控制能力不同

好动的孩子和多动症孩子在自我控制力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区别。简单来说,“好动”孩子可能在自己家里、或者熟悉的人面前会活泼好动,但在庄重、严肃的正式公共场合下和在陌生的环境中,比如参加学校升旗仪式等,具有一定的自控力,一般都会接受父母的管教,安分守己,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很少会在公共场合下乱吵乱闹的。

而“多动症”孩子就很明显不是这样了,极其缺乏自控能力,情绪很不稳定,极易冲动,也不大容易接受父母的管教。就算是在庄重、严肃和陌生的场合下,他们照样我行我素,经常不分场合大吵大闹等。

对“好动”孩子和“多动症”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对大多数好动的孩子而言,通过父母的正确引导,是可以得到改善的。要想让好动的孩子安静如常,父母可以这样做:

1.鼓励好动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照顾自己,经常参与家务劳动等,让孩子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

2.给孩子足够的运动机会。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经常开展一些适度的运动,让孩子发泄过剩的精力,做到动静平衡。

3.引导好动孩子开展一些培养专注力的游戏。等到孩子运动够了,父母就可以再引入拼图、搭积木、穿珠子等静态类型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来延长孩子的耐力,增强孩子做事的专注力。

4.合理安排“好动”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好动的孩子往往在日常作息时间有所变动时,其好动症状就会加剧,常常引发他们兴奋过度。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并要求孩子认真执行,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因作息时间变动导致孩子自控力下降状况的发生。

温馨提示:好动是孩子的天然属性之一,我们完全不需要过于担忧,相反,应该要学会坦诚地接受它,并通过各种途径来慢慢化解它。而对“多动症”的孩子,则需要进行适当的医学干预,帮助他们改善多动症状。

发布于:甘肃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